港人北上消費成風,通關後中港兩地融合成大勢所趨,在本地食肆面臨倒閉潮的同時,一眾內地餐飲趁機攻城略地,席捲本港餐飲業,甚至有內地網民戲謔來到香港恍惚來了「南深圳」。

不過,內地過江龍並非首次出現,早在2003年開放自由行後曾風靡一時,但好景不長,諸如「譚魚頭」等的內地餐飲鎩羽而歸。今次內地餐廳「二次回歸」又能闖出新天地嗎?《香港01》訪問內地餐飲農耕記及木屋燒烤,探討內地餐飲大軍為何「揭竿」來港以及如何練就攻港「兵書」。

內地茶飲店蜜雪冰城旺角店首日開張,吸引不少人募慕名而來光顧。(盧翊銘攝)

通關後,不少內地知名品牌都插旗港九。近大半年至少10家內地餐飲企業進軍香港,開店數目約20間,為何內地餐飲紛紛選擇來港插旗?一字記之曰:「錢」。

香港「爛船都有三斤釘」,來港開店能打開國際知名度,如蜜雪冰城般為在港上市鋪路,更能避開「內捲」(意指付出大量努力卻得不到等價的回報,必須在競爭中超過他人的社會文化,包含著惡性競爭、逐底競爭等負面含意)。

中國經濟疲弱,內地餐飲業面臨激烈競爭,據中國統計局數據,今年首季中國註銷和吊銷營運的餐飲企業約46萬家,較去年同期大增2.3倍。

近大半年至少10家內地餐飲企業進軍香港。(黃浩謙攝)

避開「內捲」 出海求財

攻港大軍之一的湖南菜品牌農耕記,在去年9月在港開設首間門店,不足一年已開至第4間分店,進駐九龍、港島區。其首席產品官馮國華向記者慨歎,內地餐飲太「捲」了,「同類型餐廳有很多,由於電商盛行,線下零售生意不行,大家都跑去做餐飲了。商場也只能招商餐飲,可能一個商場有3至4間同類型餐廳」。

競爭加劇,生意亦不如以往,馮國華稱,農耕記內地門店生意按年下降20% ,部分門店更下降50%,「同行都想到海外發展,出海第一站首選香港和新加坡,華人多,人口基數大」。

農耕記首席產品官馮國華表示,內地餐飲競爭激烈,不少餐飲品牌出海發展。(黃文琪攝)

香港「人多勢眾」獲得不少內地餐飲的青睞,尤其是毗鄰香港的深圳餐飲品牌,餐飲品牌在能獲取「香港粉絲」的歡心後,來港開店更事半功倍。馮國華指,深圳關口附近的門店較其他門店生意多三成,農耕記打下群眾基礎後便決定來港發展,今年計劃開至10間門店,選址多為民生商場,預計回本期至少兩年。

擬三年開18間店 在港投資近億元

同屬深圳餐飲品牌的串燒門店木屋燒烤近日亦在旺角開設首間門店,開店之初已經出現人流,其香港區總經理陳慧君指,去年得知「反向代購」興起 ,已覺在港開店大有所為,再加上深圳關口附近的門店有近半香港客,故將香港定為出海首選,今年計劃在港開至6間,爭取三年內每區開一間門店,她揚言: 「 香港之所以沒有夜經濟,是因為香港年輕人沒有選擇 ,有信心木屋燒烤能為香港帶來宵夜文化!」

木屋燒烤香港區總經理陳慧君指,公司計劃插旗香港十八個區。(黃浩謙攝)

然而,並非所有內地餐飲都能在港站穩腳跟,過往不乏血淋淋的教訓,例如來自四川的譚魚頭,早在2003年就進軍香港,全盛時期開設了6間分店,不過後來聲勢不斷下滑。到了2014年,僅剩的一間灣仔店更突然停業,員工要集體去勞工處求助追討欠薪。

沒有一定資本來香港,就像倒錢落海,濺起都沒有水花。

木屋燒烤香港區總經理陳慧君

如今,中資餐飲的「二次回歸」仍待考驗。陳慧君認為,內地餐飲品牌在港開店門欄較高,首先要有品牌影響力才能選擇好的地段開店,再加上香港租金高昂,較內地開店投資更大,目前在港開一間店至少需要500萬元,而在深圳開店僅需200萬元。她直言:「沒有一定資本來香港,就像倒錢落海,濺起都沒有水花。」假如木屋燒烤能落實每區開一店的計劃,18間門店意味著木屋燒烤在港至少投資9,000萬元。

「好服務」搶攻 靠香港同行襯托

用資本打開市場,用「內捲」模式在港立足,一眾內地過江龍在美食之都的香港自有一套生存之道。定價方面,陳慧君指,一般而言,內地餐飲品牌在港定價是內地的兩倍,以木屋燒烤為例,香港門店人均消費220元,深圳門店人均消費120元。 儘管較內地門店收費高,但馮國華指,農耕記定價較香港同行定價低,「其他湘菜館人均消費180至200元,農耕記人均才150元」。

陳慧君指,一般而言,內地餐飲品牌在港定價是內地的兩倍。(黃浩謙攝)

性價比高之餘,「好服務」更是內地餐廳品牌「省靚」招牌的法寶。陳慧君表示,香港門店會在客人排隊等位時提供零食,另外,與其他本地餐廳不同,木屋燒烤門店並不限制用餐時間。

馮國華也指,農耕記香港門店大小務求與內地門店相同,雖然香港租金貴,但店面寬敞,能提高用餐舒適度。他又笑稱,所謂「好服務」是靠香港同行襯托,「其實香港人挺好說話的,可能他們在香港餐廳沒有感受到服務。 」

馮國華指,農耕記香港門店大小務求與內地門店相同,提高用餐舒適度。(黃文琪攝)

黃家和:「本地薑」規模不及過江龍 或銷聲匿跡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事實上無論是過江龍還是「本地薑」,都正面對港人整體消費力下滑的情況。馮國華指出,農耕記新加坡門店的生意較香港好,「平日可以做4轉生意,週末更達到6轉,但香港平均一日只有4轉」。

對於本地餐飲品牌而言,情況更加嚴峻,可謂是「前有狼,後有虎」,不僅面對本港消費力「縮水」,還有內地餐飲的「窮追猛打」。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認為,不少傳統小店或因規模不及內地大型連鎖品牌,將逐漸式微甚至結業。

黃家和補充,儘管內地餐飲攻港潮對本地餐飲品牌造成一定衝擊,但「本地薑」也可學習內地過江龍的經營之道,並將客群擴展至新移民及訪港旅客,否則不進則退,最後銷聲匿跡。

至少18間店搶先註冊商標! 內地餐飲巨頭攻港 搶灘三大「賽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