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續加強對科企的監管,強調數據安全,並收緊企業到海外上市的監管規定。早前滴滴赴美上市後,應用程式被要求下架,牽起一波港美中概股小股災,唯獨港交所﹙0388﹚股價逆市上升。

到了周五(16日)有傳内地免除赴港上市企業的網絡安全審查,港交所全日收升3.8%至524元,創近5月新高,較近日低位亦反彈15%。該股回勇,與市場憧憬在新政策下將有更多中國科技公司改赴港上市有關。事實上,最近多間大行亦提升港交所目標價,看好其未來走勢,而高寶集團證券執行董事李慧芬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港交所股價今年底至明年初不排除會打破歷史高位582.54元。

在新一輪監管政策下,市傳lalamove或轉移最終上市地點,由美國回流香港。﹙黃捷攝﹚

內地早前擬收緊境外上市監管,企業赴海外上市前要得到網信辦的安全審查,不少企業因爲擔心政策的不確定性,市傳會放棄美國上市,回流香港。例如有傳本地科技物流公司lalamove(貨拉拉)原已計劃赴美上市,集資逾10億美元,惟公司決定轉移上市地點,有機會成為新政策下首批回流香港上市的企業。專家普遍認為未來將有更多公司面對同樣情況而改道回港,港交所將會受惠。

高盛轉睇好 上調港交所目標價

高盛於周一(12日)上調港交所的目標價由400元至495元,調高今年至2023年每股盈利約1%,評級由「沽售」提升至「中性」。高盛指中概股來港上市的誘因提高,報告假設所有2016年以後赴外國上市的中資企業全部回流香港,以港股換手率作基礎計算,預計港交所現貨市場的每日成交量會較年初至今上升11%。

至於摩通,近日亦發表報告,上調港交所的目標價由545元升至570元,維持「增持」評級。惟摩通下調港交所每股盈利預測9%,指第二季證券日均成交額以及衍生工具成交額較預期差,分別按季跌28%及跌31%。話雖如此,該行對港交所今年至2023年每股盈利預測,平均分別較市場高2%、16%和21%。

中金7月8日則維持港交所「跑贏行業」評級,目標價為611元。該行預計港交所第二季盈利按年上升10%,按季下跌15%至32.6億元。中金指出,由於港交所衍生品日均交易量按年下跌以及資收益受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其第二季盈利按年增速低於日均交易額。

滙豐環球研究周四(15日)更指出,内地收緊中資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將會在短期内影響這些企業的原定近期上市計劃,但就中期而言,有關措施將提升境外上市公司質素,推動香港成為「東方納斯達克」。滙豐表示,250隻中概股中,已有14隻回港第二上市,亦識別了其中的25隻股票符合二次上市條件。

滙豐近日發報告看好港交所,形容其可成為「東方納斯達克」。﹙資料圖片﹚

李慧芬︰港股日均成交額 有機會破3000億

目前尚未知中概股回流規模,但港交所股價早已有反應,重回「啡底股」,周五收報524元,往績市盈率已達到57倍。高寶集團證券執行董事李慧芬表示,過去兩年,由於中美貿易戰關係,不少企業雖有計劃來港上市,但未有太多實際行動,現在反而明朗了不少,「大家未必會冒險(赴美上市),因為現時的中國監管條例非常清晰。因此本來即使打算赴美抑或已經在美國上市的內地企業,均逐步回流香港,對港交所來說是好事。」

她又提到,有兩個因素決定其會在港抑或中國境内上市,一是業務性質,二是在行業的名氣,「被吸引來港上市的企業大多是在國際知名的行業龍頭,相反工業股這類不受港人追捧的股票,便大多選擇在内地上市。」

李慧芬指出,年初股市暢旺時,港股單日成交額一度衝上3,000億元,其後收窄至只有1,000多億元,惟跟以前只有幾百億元已是兩碼子事。她認為,港交所現在的價錢已經見底,股價亦已升穿橫行區展開升浪。「下半年股價會反覆地慢慢升,市場氣氛以及升勢逐步明朗化,今年底至明年初不排除會打破歷史高位﹙註︰582.54元﹚。」

分析指,現時中國監管條例非常清晰,利好企業走港上市。﹙資料圖片﹚

中國人口紅利撐港交所

資料顯示,港股今年開首表現強勁,1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創2,457億元的月度新高,首季有5個交易日成交金額超過3,000億元。 她認為港股單日成交額突破3,000億的機會非常大,惟明年1月的上市條件有改動,主板上市的盈利要求提升了60%,預期港交所未來股價升勢應不會像以往急速,「始終明年香港的上市要求提升了,一些企業巨擘或中型企業即使欲趕在年底上市,時間亦未必足夠,左右港交所股價走勢。」李慧芬建議有貨者可繼續持有,欲入貨人士可以靜候490至494元區間。

港股今年跑輸大市,8月1日又正式提升股票印花稅率,加上中美角力下,即使多了中資科技股來港上市,整個交投量升會否成疑?李慧芬指,香港股票市場存在大量由內地及國際流入的資金,而中央亦曾表示會推動香港資產管理的業務發展,某程度確立了香港成為資產管理中心的位置,因此不見得中概股會因為印花稅而不回流香港上市。

華泰證券分析師呂程明言港交所及港股市場坐擁五大優勢。﹙資料圖片﹚

另外,她提到由於中國人口多,投資者亦按比例增多,變相人口紅利不可忽視。以中國人來說,投資房地產是他們的首選,惟內地的政策不利於購買第二套或再多的房子,投資者便會傾向購買股票、基金、債券等。「內地的年青人較為進取,加上現時來講買股票已經非常方便,因此不必擔心港交所的估值以及PE會過高,中國的人口紅利完全足以支撐。」

港交所五大競爭優勢

華泰證券分析師呂程更明言,長期而言,港交所及香港市場的綜合競爭優勢比較強,首先港交所擁有全面產品的覆蓋,包括股票固定收益、大宗商品等;其次,港交所的規模、流動性在全球市場排名靠前;第三,港股市場能集中本地以及國際資金,提升市場交投活躍度,未來港股市場強勁的雙向資金流會繼續保持穩健增長;第四港交亦由於近年改革(如允許公司以同股不同權上市、又允許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而吸納不少企業到港上市;第五港交所積極改善投資的流程以及便捷度都使其競爭力上升。

Read More